佳禾食品现在有点慌了

发布日期:2025-03-08 18:36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曾经的“植脂末之王”佳禾食品,近日正式披露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》。

公告显示,佳禾食品计划募集不超过7.25亿元资金,其中5.5亿元将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,试图在植脂末正逐渐被新茶饮抛弃之际,在咖啡赛道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
佳禾食品2001年成立于江苏吴江,是国内最早的植脂末行业参与者之一。

在成立之初,佳禾食品就建立了第一条喷雾干燥生产线,经过快速发展,到2005年佳禾食品销售收入就已突破1亿元,2007年年营业额更是达到4.5亿元。

随后十余年,由于新茶饮行业的兴起,佳禾食品先后与CoCo都可、沪上阿姨、古茗、益禾堂、蜜雪冰城等头部新茶饮品牌建立合作关系。在新茶饮品牌的强劲需求带动下,公司植脂末产品销量从2019年的14.4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6.87万吨。

根据行业数据,2023年全国植脂末市场规模达86.74亿元,佳禾食品以22.27%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。

然而进入2024年后,佳禾食品业绩开始大幅下滑。

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佳禾食品营收降至10.73亿元,同比下降19.12%;归母净利润仅为6944.39万元,同比下降48.77%。其中,核心的粉末油脂业务收入下降37.59%,以新茶饮为主的连锁渠道收入更是锐减46.33%。

业绩断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,是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。虽然植脂末在我国食品法规中属于合法添加剂,但是植脂末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,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

如今,茉酸奶、霸王茶姬、茶百道、喜茶等品牌相继推出"零植脂末"产品,去植脂末化"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。

健康化显然是食品行业的一个长期大趋势,这也就意味着,佳禾食品如今正面临着业务转型的压力。

实际上,早在植脂末业务遭遇危机之前,佳禾食品就已经开始谋划转型。

2015年,佳禾食品投资引进德国全套设备,建造了一座年产千万吨级的咖啡粉工厂,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,并在2017年,成功开发出冷萃咖啡的工业化生产技术,开始为咖啡连锁企业提供咖啡原料。

为深化咖啡业务布局,佳禾食品于2019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金猫咖啡,实现咖啡业务的独立运营。经过多年发展,佳禾食品已构建起完整的咖啡产品体系,涵盖速溶咖啡、咖啡固体饮料、冷萃咖啡液、烘焙咖啡豆、研磨咖啡粉、浓缩咖啡液和冻干咖啡等全产品链条。

虽然咖啡业务已发展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,但由于主要面向B端市场,佳禾食品在C端市场知名度仍显不足。

从经营数据来看,2024年上半年,金猫咖啡实现营收1.26亿元,但净利润仅为46.35万元,净利率低至0.37%。不仅营收规模不大,其盈利能力也有待提升。

因此,佳禾食品开始启动新一轮融资计划,拟将资金投入咖啡扩产项目。

根据募集说明书,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,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000吨焙烤咖啡豆、3000吨研磨咖啡粉、8000吨冷热萃咖啡液、10000吨RTD即饮咖啡和610吨冻干及混合风味咖啡的生产能力。

虽然佳禾食品预计扩产项目投产后年均营收可达11.19亿元,平均毛利率14.25%,年均净利润约7700万元。但是,资本市场对佳禾食品的业务转型策略仍持谨慎态度,毕竟,咖啡的全球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,佳禾食品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恐怕并不容易。